时光辜 > 其他类型 > 犁汉 > 第620章 双璧

第620章 双璧(2 / 3)

急书。但哪知,这书越往后看,他的眉头就越往上,最后看完后更是大喜,高叹:

“我有王子畅,无忧!”

这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这是王昌写的一封军略。

在胡轸他们得到丁原的求援信前,王昌就从自己的情报网络得到了太原被围的消息。

之所以他能比胡轸的消息还快,就是因为王昌从私人的商旅口中获得了。自王昌镇守临沂,他就知道自己的将来一定会面临大兵压境的结局。

而这个威胁来源,他也知道,必然就是北面的并州。倒不是他料事如神都预判了泰山军会从代地南下。而是以临沂这个位置来论,能产生威胁的就是太原方向下来的大兵。

所以,自镇临沂后,他就依托此地发达的枢纽作用,在往来的商旅间安插谍报。尤其是从太原到临沂的这段路,更是侦查的重中之重。

也正是靠着真实且及时的情报,王昌比胡轸更清醒如今的局势危急。

为此,他写了这封军报。

军报的内容是王昌对如今局势的对策,全文围绕着一点,那就是全面放弃并州,依托于汾水,以要地要隘为依托,构建防线。

其中王昌专门提出了他所构建的两座砦壁。

一座是玉璧,一座叫柏壁。

其中玉璧位于临汾西南十二里的峨嵋坡上,处在汾河南岸渡口。此壁本是王昌预防备白波贼南下河东,威胁到安邑盐池所修建的砦壁,因其险要,为王昌所看重。

另外一座叫柏壁。

此砦还没有落成,是王昌后面预想中修建的,其地点打算设置在临汾东南二十里处,也处在汾河南岸渡口。

王昌在临沂这段时间明显是下过苦功的,这两座砦壁选址都非常考究。

在泰山军突破雁门关后,王昌就意识到临沂必有一战。而从太原南下突破进入关中,有两条要道。

而玉璧和柏壁就一西一东分别扼守这两条道。

理论上,王昌当然是将这两壁都修好的,但奈何他毕竟只是临汾的都尉,而不是河东太守,其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。所以他就先决定修玉璧。

王昌判断,如果泰山军真南下至临汾,那走西边道去龙门的可能更大。因为东边道有些危险。

所谓临沂的东道实际上就是从临沂直接南下,然后经过闻喜隘口穿过峨嵋台地到达涑水上游,顺流进入河东腹地。

这条道路沿路状况还是比较复杂的,闻喜隘口所在的这片丘陵地崎岖狭窄,大军经过只能以一字长蛇阵穿过,这就大大增加了被伏击的风险。

而纵然军马得行,后面的粮秣供给也容易被闻喜本地的豪强给伏击。

而闻喜本地的豪强是谁家呢?就是裴氏。裴氏如今出仕关西,泰山军要是走这里,必然会被其族给伏击。

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就是走这条闻喜道,虽然也能入关,但到底多走了路,远不如西道走龙门更近。

而实际上,闻喜道更多的还是方便去京都。

如此种种,王昌判断西道更会是泰山军的出军方向,于是先调集军丁、力夫先修建了玉璧。

可惜了,王昌到底还是处在中下层,虽能对并州及河东的情况了如指掌,但却不能从大局看出泰山军的军事动向。

实际上,人家泰山军这一次的目标就是洛京,此非王昌所能察。

但不论如何,王昌在汾水南渡口修建玉璧的决策都是相当之高远的。

因为其所遏制的龙门道,直接保障了关中的安全。

这条道之前也是援并大军所来的通道。

走这条道的好处也很明显,那就是道路易行,能开峨嵋台地的障碍,行进方便。此外,补给通畅,一路有汾水,大军可与船队同行,水陆并进。

所以,王昌修建完玉璧后就在那里驻了三百兵,用以空扼道路。

但现在,随着太原方面的消息陆续传来,王昌意识到胡轸的大军正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。

那就是大军所停留的介休一带已经处在太原盆地上了,从太原到那里一马平川,泰山军随时可以用大规模骑军对关西军进行突袭。

而这一次胡轸军过临汾的时候,王昌特意留意了一下军队的战马数量,大致在六七千左右,虽然也是一支庞大的骑军数量了,但还是和泰山军有点差距。

所以王昌在信中劝诫胡轸,说如今趁着军队还未深入多少,当立即南下至汾水。

王昌还专门提到,如有必要甚至连临汾都可弃,全军全部撤退至汾水以南。到时候有玉璧在侧,汾水在前,大军在后,泰山军绝对不能突进半步。

在信中,王昌是这么为胡轸介绍玉璧砦的。

玉璧前临汾河,可以作为天然堑壕,背依峨嵋岭,地势高峻,其四面并临深谷,深沟巨壑。敌纵有大军十万,也休想破玉璧。

那泰山军如果选择饶过玉璧不打呢?那也行,因为玉璧可直接威胁泰山军的粮道。

泰山军当然可以放弃玉璧不打,然后沿着汾水北岸行军至龙门。但问题是,你大军穿行,玉璧砦内的汉军自不敢轻出,但你大军走后,后面的民夫粮道呢?

所以,这就逼得泰山军必然要拿下玉璧。

最新小说: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[穿书] 嫁给真太监后她怀孕了 在咒回名柯的修罗场反复横跳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把末世系统上交 窈娘 你到底还有几个好哥哥 [娱乐圈]手可摘月亮 被退婚后,捡到一只纲吉猫猫 离朕皇陵远亿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