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第 124 章(2 / 3)

是做摄像做剪辑还是别的什么,他都不可能再回农村去务农的。

他就算结婚肯定也是带着媳妇一起在城市谋生的。

“姐你一看就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。”大章嗤笑,“我们这样从农村出来的男人,就算没钱在城市交首付,借钱也得回老家盖房。要不然会被村里戳脊梁骨的。”

特么的这种严重脱离时代的古老陈旧思维,阮卿是怎么都无法理解的。

现在都是商品房时代了啊。

显然廿七是很理解的。这种陈旧思维,本来就是从他那个古代一脉相承传下来的。

大章也回老家了。

阮卿带着廿七会延市家里过年。

廿七跟阮爸爸感慨了一下:“一路看来,没什么年味。”

阮爸爸先是说:“可不是嘛,现在就这样。还是我小时候好,我小时候住在县里,我爸会带我回村里过年。有人过年娶新媳妇,摆流水席。祥云带我进山玩,把我给弄丢了,找回来之后,七叔抽了他一顿。”

说完,又诧异:“小廿以前在山里怎么过年?”

廿七自知失言,找补:“也就是写写春联,炖锅大菜,守个岁。”

他停了停,说:“但也会偷偷去看外边的人怎么过年,总觉得人家过年特别热闹。”

这倒是真的。

阎王殿并不过年。通常过年期间也没有生意,属于一种放假的状态,大家爱干啥干啥。

廿七会去人烟多的地方,看人家过年,感受一下氛围。

但再热闹,他也只是个过客。

阮爸爸脑补了一个半大少年,站在山顶眺望山外村落放烟花的样子,不由心酸,大力拍着廿七的后背:“今年咱们就热闹热闹!我买了好多烟花!放个够!”

他叹口气:“卿卿小时候还喜欢放,长大了就不喜欢了。没人跟我一起放。”

阮妈妈亲自下厨炸了本地风味的年货小食,阮卿正抱着盘子吃得香呢。闻言,她说:“烟太呛了。再说,我又不是小孩了。”

阮爸爸遗憾叹气。

廿七很有眼色地说:“我陪伯父放。”

阮爸爸又说:“也没人陪我喝酒。”

廿七正想说“我陪你喝”,阮爸爸直接摆摆手:“这个你就算了,别又拖累我挨骂。”

阮卿笑死。

廿七:“……”

阮妈妈从厨房出来,说:“今年的春联让小廿写,他字比你好。”

廿七恭敬答应了,想了想,问阮卿:“不如直播个写春联?”

阮卿:“唷!不错呀!”

很敬业嘛。

廿七的直播也很富有个人特色,他基本不与粉丝互动,就是安静地磨刀。

网上后来有了一些他磨刀的视频。

很有一些人喜欢看他磨刀,专门来看他在线磨刀。就像看洗地毯、修驴蹄子一样,觉得解压。

这就有点麻烦,因为没有那么多刀可以磨。

刀这玩意,是管制物品。要是为了表演磨刀买太多刀跟家里,阮卿和大章都怕他被蜀黍找上门。

好在直播频率没那么高,但即便这样,阮卿家所有刀都被他磨过了。

“唷,直播呀。”阮爸爸眉眼都动起来。

阮妈妈问:“你要干嘛?”

阮爸爸讪笑:“我能干嘛,我就是想小廿直播嘛,用我的书房就挺好。我给他布置布置。”

还行,不算作妖。

阮妈妈没再管他。

阮爸爸特别有热情,真把书房收拾了给廿七做直播用。

廿七提前发了预告,晚上直播。

书房顶上的灯光相当好,都不需要专门的打光灯,亮堂堂的。

因为廿七提前预告了今天会有互动,所以今天的直播在线人数比平时还多。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家也都放假了,都在家躺着刷手机。

今天直播一开始,大家都发现和平时不一样了。

背景变了。

【咦?27这是在什么地方?像是什么豪华酒店?】

【这一排大书柜可牛逼了。】

【这种一般都是门面书,没有真读的。】

【说今天会有互动,到底要干嘛呀?27一直不都是不说话的嘛。】

【怎么桌上还有笔墨纸砚?】

廿七一直都是古风路线,阮卿给他置办了超多的汉服。

这过年呢,图喜庆,他找了件红色的吉服穿上,连口罩都是红色有金纹的,特别应景。

手机支好,廿七抱拳:“辞旧迎新,过去这段日子,承蒙大家关照。过年了,我给大家写几幅春联。大家有什么想写的,打在屏幕就行。”

【哇,27穿红色好好看啊。】

【今天不磨刀了吗?我还想看磨刀呢。】

【过年磨刀不吉利吧。】

【哇,27会写毛笔字啊?】

【我先来一个!日日财源顺意来,年年福禄随春到,横批:新春大吉。】

阮爸爸的墨都还不错,松烟墨油烟墨都有。他收集了很多。

廿七提前磨好了一砚池的墨汁,看有粉丝报了要写的内容,就提笔蘸墨,唰唰唰写完了。

放下笔,将对联提起来展示一

最新小说: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舍弟诸葛亮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武布中华 悍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