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辜 > 历史军事 > 织明 > 第四十章 赤城工学堂

第四十章 赤城工学堂(2 / 3)

人们虽以教书为业,却也是不耻于教授工匠们识字。

惟有这个年近五十的老秀才,能够做到人间清醒,放下了文人士子那可伶的自尊,因此而成为云州匠营第一位教书先生。

匠营的这些工匠虽然个个手艺精湛,但对于读书人却都是天生的敬畏,更因翁太亨又年长于众人,且在教授识字上还很有耐心,久而久之大家便都以教授称之。

前次,永宁伯在匠营中设立等级制度时,对于匠营中的教书先生也设立了教习、教师、教授、总教授等四个等级。

翁太亨则以第一个入职和年岁最长的资本,被评为云州匠营唯一的一个总教授,而印制局主事罗顺达才是教授,所以他终于在四十六岁时活成了让别人仰望的样子。

“翁太亨,本伯所言创设‘赤城工学堂’一事,你有何想法?”

总教授翁太亨闻言一愣,竟不知该如何回话,他毕竟是读书明礼之人,自幼便受儒家礼法约束,虽有秀才的名头在身,可于永宁伯跟前又是何其卑微。

只见他战战兢兢地从座位上起身,行至大厅中间俯身便要行叩拜之礼,张诚见状忙出言道:“我等议事,向来如此,但有所思,直言便是。总教授无须多礼,快些回到座位去吧。”

耳中听着张诚如此说话,一时间,翁太亨竟楞在了中间,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,还是云州匠营总管石铁根轻声出言提醒:“翁教授,永宁伯教你免礼,便无须多礼,快些依命回到座位来。”

经他这一提醒,翁太亨才回过神来,他站在那里给永宁伯深深一揖,便回话道:“回永宁伯话,创设学堂,教导人们识字知礼,本是造福苍生之事。

先贤孔圣也曾有‘有教无类’之言,就如永宁伯欲设工学堂,大有如出一辙之意。”

他试探着说了这些话后,略有停顿,借机悄悄抬首看了眼张诚的神情,见他正满面笑意地望着自己,大有一听下文之意,不由胆气也壮了起来。

只听翁太亨继续说道:“只是,这学堂创设之事,需报请礼部允准方可开设。我朝曾有明令严禁地方私设学堂,违者当依大明律拿问。”

他说到这里时,话音逐渐变弱道:“还……还请永宁伯三思。”

张诚神情不变地挥了挥手,道:“翁教授先回座位去吧。”

说罢便不理翁太亨,而是双目炯炯地对众人说道:“本伯欲创立‘赤城工学堂’,其意在为我云州匠营教习学徒与徒工,为我匠营培养所需之工匠,而非是为国养才,此与礼部何干?”

他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,最后在总教授翁太亨身上停下,又道:“翁教授更是无须为此担忧,在宣镇地面上行事,不用看六部那帮酒囊饭袋的脸色,他们还管不到我‘勇毅军’的头上。

总教授还是要把心思,多放在学堂设立一事上,至于礼部如何,自有本伯担待。”

永宁伯张诚的话锋一转,不再与他纠缠礼部报备之事,而是直言起学堂设立的具体事宜:“本伯设想是‘工学堂’虽以培养工匠为主,术算测量、踏矿冶炼、机械锻造、水利工程、土木建筑、火药枪炮等科目,都与之息息相关,自不在话下。

然而,医术、天文、农事、马政、商业等科目,关乎百姓民生,也甚为紧要,还有经史、法典等治世之学,也尤为重要。”

张诚这番话一出口真是满堂皆惊,大厅内众人无论文武,皆是一脸惊愕地望着安然坐于上首的张诚,搞不懂他这究竟是要做什么!

总教授翁太亨战战兢兢地在原地起身回道:“伯爷,这‘工学堂’所设门类如此繁杂深奥,下官之所学又只限于经史法典一类,这医学、术算、农事、天文、马政诸法,皆不知其意为何,实在是难以胜任总教授之职。

不若就命下官在学堂充任经史法典之教授,而总教授之位,干系学堂之权柄所在,未免误了永宁伯养才、储才之心,可否另请他人充任啊。”

他说到后来时已是满眼含珠,脸上神色也很是惶急,看那样子不似装出来的,张诚不由哑然失笑,道:“真是的。你说你急个啥子嘛?”

他挥手示意翁太亨坐下后,才又语气平和地继续说道:“这个总教授嘛,还是要你来做的。总教授要统领全局,至于各门类的具体教学,自是由各科目教授来专司负责,无须你这个总教授为之烦心。”

张诚接着又对他道:“如医术一项,可由赤城堡医官申仕春任教授,农事可请冯元山来充任,马政有马忠礼等人,再有匠营的王干成、李成茂、杜规、辛从俭等各局主事之人,亦可就地充任各科目教授。

而如天文星象与商业经营之说,大可放榜招选便是,只要咱出得起银子,还怕招不来能教学的先生不成?”

永宁伯的一句反问,倒教翁太亨一时间哑口无言,不知该如何应对。

“翁太亨,你无须为各科目教授之事烦心,只需一门心思给本伯全都扑在学堂里就是。”

张诚接着又道:“记好了

最新小说: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武布中华 抗清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舍弟诸葛亮 悍明 超时空史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