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辜 > 历史军事 > 织明 > 第一百三十二章 达素的小心思

第一百三十二章 达素的小心思(2 / 3)

士家属。

而张诚初到宣北就组建有健妇营,当时虽也屡遭非议,然随着时日渐久,再加张诚扫荡宣北群贼,整顿屯田,垦荒修渠。

军户们的生活因此得到极大改善,张诚更是大力整顿屯军,整肃卫司吏治,整个宣北为之一肃,就算不到夜不闭户、路不拾遗的程度,却也差不多少。

张诚在宣北的威望与日俱增,人们对其的信任感也逐日增加,此前许多看不惯的地方,反而成为张诚在宣北获得成功的标志。

以至于后来组建娘子军的时候,非但没了质疑与非议之言,各营军将的家眷们反而还踊跃报名从军,人人皆以成为娘子军的一员为荣。

这其中自然有宣北军的招牌在那,毕竟每月关饷,可是人人有目共睹之事,宣北大地上最为光荣之事,便是家中有人在张提督麾下当兵吃粮。

不止是月月按期关饷,还有诸多隐形的福利在其中,比如凭粮票、布票等军票,永远可以买到平价粮谷布匹。

再有就是许多紧俏的物资,也只在宣北开平卫司的各处官店中有售,但凡是在张诚到来后,才从军入伍的家庭,又有哪一家的小日子不是蒸蒸日上。

而张诚在援剿河南前,所定之事,除了优恤阵前捐躯将士外,便是提出退役这一新的概念。

所谓的退役,主要是指那些阵前负伤,而不适合再从军作战的将士言。

这些人的勇敢和忠诚自然是毋庸置疑,因此张诚便决定,但凡有阵前负伤不能再随军出战者,一律由卫司统一安置,转为地方上的差事。

比如转为堡城、矿场、工坊等处守卫,或是充当官衙捕快,再或是派往各处校场为教头等等,甚至还可派往各处马场、军屯充百户,更有各处官方集市的税卒等等。

正是因为没有了后顾之忧,宣北军诸将官军士们才能如此勇猛,敢于在阵前与敌人以命相搏,若侥幸不死,立得大功一件,不光是封赏优厚,将来在军中或地方上,那也都是有面子的。

就如同刚才被清军葛布什贤兵所投掷铁骨朵砸落马的夜不收战士,若是不因此致命,虽未必能因这事立功,但回宣府后退役转到地方做事,也未尝不是一桩好事。

不过,总体而言,这么远的距离,清骑所投掷过来的短斧、铁骨朵、标枪等物,大部分都未能扔到宣北军将士们的马前,或是扔到但准头也已不再了。

万光金这边只有两名夜不收战士落马负伤,而刘守柱那边也只是阵亡一人,负伤落马还有三人而已。

如此,宣北军这边第一次冲锋包抄下来,伤亡不超过十人,且尽是后方冲来的巴牙喇兵或葛布什贤兵造成。

这波冲锋,李长胜等人却给那些满洲正黄旗的鞑子,造成了很大伤亡,或被铳弹击中自己,或因胯下战马被射中而落马,其伤亡共有十八人之多。

其中至少有三成还是清军中的精锐巴牙喇兵与葛布什贤兵。

他们一共也就五十七骑,只一轮对冲下来就损伤十八名虏骑,如此战损不可谓不大。

…………

对于宣北军一方来讲,能取得这样的战果,一是李长胜等人打了鞑子兵一个措手不及,二则是距离有些远,对方的投掷兵器并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之缘故。

标枪、短斧、铁骨朵等投掷武器扔出来,肉眼是可以瞧见的,若是反应足够敏捷的话,大多可以避开,或是凭手中兵器格挡开。

在奔驰的战马上投掷武器,对于技巧的要求也很高,十分讲究手劲与腰力的运用,还要懂得借助战马奔腾时的跃起动作才行。

而且,他们毕竟是用人力来投掷,就算里面有一些技巧,但在颠簸的马背上投掷,起手速度终究也略慢了些,此时双方距离又稍远,鞑子投掷过来的精度和力道都很差。

而宣北军夜不收们的短手铳,击发速度自不必说,同时其打射出去的铳弹连个影子都看不到,就更别说躲避或是格挡了。

再有宣北军凭着人多势众,他们除却正面二十九

骑对冲外,从左右两翼还各有二十七骑飞掠包抄,这自然也算是侧射,虽然命中率有些堪忧,但毕竟是三面用手铳射击清军,多少也提高了一些命中率。

最后也有手疾眼快的原因,就算宣北军的短手铳无需火绳,凭燧石打火击发,但毕竟是在战马奔腾之时打射。

如此,既要骑术精湛,很好的操控战马,还要抓住战马平稳的一瞬间,击发短手铳才能保证准头。

而即使精锐如宣北军夜不收这等哨骑,也不是所有人都可凭双腿控马疾奔,因此那很少一些骑术高超的夜不收战士,更是在掠过一瞬间左右开铳,连着打射两次。

李长胜、万光金、刘守柱、赵兴光等几人就都连射了两铳,但也就只有赵兴光是两铳皆射中了虏骑,而大多数都是一铳落空,一铳射中。

但是,更有许多人虽然连射两铳,却是两铳都射空了!

更有大多骑术

最新小说: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隋唐小纨绔 抗清 超时空史记 舍弟诸葛亮 武布中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悍明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